从默默无闻到初具规模储能行业正处爆发前夜

雕刻切割设备2019年09月16日

  摘要:随着电改的不断深入,电力回归商品属性,储能作为电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也将得到更大释放。

  5年时光荏苒,从默默无闻、无足轻重到初具规模、前景可期,当下,储能行业正处于爆发前夜。正如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海生在接受采访时所言,“过去5年是储能行业起步的5年,也是快速发展的5年,更是逐渐得到市场重视和认可的5年。”

  任何行业的发展,总要经历“成长的烦恼”,储能也不例外。时间回溯至5年前,用羸弱来形容储能产业其实不为过。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获悉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中国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稳步增长,年复合增长率(2012—2016年)54%。2016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为101.4MW,同比增长299%。而2016年新增计划、在建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范围已达845.6MW。

  三大源动力:政策、技术、成本

  良好的政策预期、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是储能产业快速成长的源动力。

  政策层面,伴随市场份额的开拓,过去5年来,国家对储能的定位和认知在不断强化、清晰和完善。最初“储能”仅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智能电等相干文件中被附带提及,而从去年开始,储能行业开始迎来一系列专项政策。其中,两项政策尤其亮眼——《关于增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电储能设施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储能行业向前迈出了1大步;《关于增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则意味着中国政府在能源发展规划层面为储能“量体裁衣”,国家级政策已直接触及储能本身。

  “现在距储能爆发仅差临门一脚,诸如价格机制、补贴政策等国家和地方的直接支持政策有望在2017年陆续出台。”很多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对国家政策的预期。

  从技术层面看,当前各种储能技术百花齐放,铅酸电池、锂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不一而足,并在技术水平和市场空间上不断拓展。

  以锂电为例,目前,一些企业研发出的全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可达 00—400Wh/kg,有望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动力和储能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技术目标是2020年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00Wh/kg,2025年到达400Wh/kg,20 0年进一步到达500Wh/kg,该目标的提出加速倒逼着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及运用。

  技术进步、范围扩大使得储能成本不断下降。从当前化学储能运用中占市场优势地位的锂电来看,在过去的 —4年里,锂电储能系统本钱迅速下落了50%。相关数据显示,目前锂电池本钱平均为2000— 000元/千瓦时,其中主流厂商系统本钱可实现1500—2000元/千瓦时,电池成本在1000元/千瓦时以下。

  另一方面,液流电池也逐渐跃升为储能“黑马”。尽管液流电池本钱相对较高,但得益于其大容量、寿命长、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等特质,近几年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从201 年辽宁卧牛石风电场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率先实现该技术的产业化,到今年在大连开建国家级大型液流储能示范项目,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首席研究员、大连融科储能副总经理张华民告诉。

  企业争相发力

  储能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实践引领,同时,行业发展的乐观态势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速了企业扩大。

  随着“储能时代”的到来,在新的市场商机吸引下,专业化储能企业延续涌现,并呈现3大“流派”:

  1是国内储能企业携手国际领先的电池企业成立专业化储能企业,实现技术和市场优势互补,大力开辟国内储能业务;

  二是传统光伏企业借助本身在光伏系统开发建设和市场渠道方面的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开辟光储业务;

  三是电池企业以成立分公司或参股等情势,布局专业化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在扩张电池产能的同时,谋求电动汽车之外的业务突破。

  储能前景可期,作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企业的布局与扩张也在提速。

  了解到,国内最早开发大型兆瓦级储能系统的企业科陆,自2009年涉足储能领域以来,截至2015年底,该公司储能装机总容量已超过260MWh,2016年以来,更是完成、中标多个大型储能项目。

  “2016年公司商用储能电站项目推动迅速,目前累计已交付的示范项目及投资运营项目总容量到达242MWh。”南都电源总裁陈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进行了投资与运营架构设置,成立了能源互联运营公司,正在推动组建总范围为50亿元的储能电站产业基金。”

  当前在钛酸锂领域风头正劲的银隆新能源,除将钛酸锂用于动力电池外,也在加紧布局储能市场。“酸锂电池,因其较高的安全性、 万次的循环寿命、6—10分钟的快速充电性能、零下50—60摄氏度的宽温环境等优势,在储能市场颇具竞争力。”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对称,“同时,为推动储能市场开拓,我们还创新性地提出金融租赁模式。”

  科陆电子、南都电源、银隆新能源的做法仅是此轮储能扩张发展的缩影,包括宁德时期、杉杉股份、国轩高科、天津力神、猛狮科技、山东圣阳、天能团体等一众电池企业都在摩拳擦掌,密集布局储能,各自的项目范围均不断扩大。

  动力电池发展迅猛

  从广义上看,动力电池也属于储能的一部分,只是使用环境有所不同,动力电池主要运用在新能源汽车上,对性能、能量密度、充电时间等要求更高。就过去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无论是从起步高度、发展速度抑或范围的维度衡量,动力电池都走在储能产业的前列。

  数据显示,201 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能约4GWh,整体产业规模到达58.6亿元,较2012年的 1.9亿元增长8 .7%。2012—201 年间,尽管中国动力电池发展速度不慢,但产能利用率其实不高,供需失衡,低端产能严重过剩,动力电池企业发展其实不乐观。

  转机出现在2014年,这一年被业界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元年,当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8万辆,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也顺势迎来发展的春季。

  2015年,受益于利好政策的大面积扶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爆发,产销量同比增幅均超过 00%,中国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增长直接拉动了国内动力电池的需求。从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得悉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车用动力电池产能16GWh,同比增长29 %,而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更是一举飙升到101. GWh。

  产能扩张、竞争加剧带来电池本钱的下落,特别是占据成本较多的主材(正极、负极、电解液、隔离膜),以及方壳电芯的钢壳/铝壳等环节尤为明显。与此同时,材料体系从磷酸铁锂逐渐向三元体系转变,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以及相应制造成本的下降,都为全行业成本压缩提供了更大空间。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行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技术、资源向大型电池企业倾斜,形成了宁德时期、比亚迪、天津力神等第一梯队强势阵容。比如宁德时期已掌握一流关键核心技术,包括15分钟快充电池技术,250Wh/kg安全可靠的高能量密度电芯技术,1.5次循环的长寿命技术,电池系统集成和智能化电池管理技术,- 0℃—60℃超强环境适应技术等。

  为支撑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根据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需要持续地提升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和降低成本,到2020年单体能量密度要达到 50瓦时/公斤,单体本钱实现1元/瓦时。

  “革命还没有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历经5年砥砺发展,动力电池行业飞速发展,储能行业也取得了极大进步,虽然储能仍受经济性不高、盈利模式单一、定价体系不明确、市场机制不完善等掣肘,“但随着电改的不断深入,电力回归商品属性,储能作为电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也将得到更大释放。”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同盟理事长俞振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关于增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点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储能发展的时间表,“十三五”期间,建立试点示范项目,研发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初步建立储能技术标准体系,探索一批可推行的商业模式,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以推动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早期过渡。储能正疾驰在发展的大路上。

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健康工具小程序开发
小儿导致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相关阅读
钢材跌价卖不动 减半又不舍得卖,钢贸商进退两难

劳森铝材网 同类型,在钢市行情连续不断之下,不少钢贸商陷入了纠结之中...

2023-10-23
途经福建多地!D2283次列车发现阳性管理人员

央广网福建4年末19日传言(新闻记者 罗晓英) 4年末15日下午,潮阳区潮南区...

2023-10-11
微信朋友圈补丁“你的访问已被记录”,这波操作爱了爱了

网易朋友圈新功能“你的到访已被历史记录”,这波控制系统设计真爱了真爱...

2023-10-07
专业通讯 全面升级——南卡Runner Comm骨导电通话耳机体验

【前言】 近两年前后玩游戏了数款颚骨神经遥控器,但让人诟病的通信品质...

2023-10-05
AC米兰心里苦!国米球员忠烈属性,拉齐奥独一档,B罗拒绝皇马高薪

相信关注世界天津队里的资深全场,对近几个赛季的加盟市场有一个非常明显...

2023-10-02
2022半年特辑|一汽奥迪,巅峰后的给定解

月末内车后市的6月末并不平静。在上海SARS得不到控制、客户关系水平有效回...

2023-09-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