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的宗旨在于帮助现代人找回丢失的幸福
一、寻找安详——读《寻找安详》有感
《寻找安详》是郭文彬写的一本类似于心灵圣经的书。此书的“宗旨在于帮助现代人找回丢失的幸福,让人们在最朴素最平常的生活现场找到并体会生命最大的快乐。”
那么,什么是“安详”?“如果我们把‘安’视为‘定’,那么‘祥’就是‘慧’,而‘定’和‘慧’的前提是‘戒’。因此,‘戒’就成为关键。”
那么,“戒”什么?就是欲望,就是杂念,就是无限制地追名逐利......诸如车子、房子、位子、票子等等。有人可能行动上未去追逐,但心里却想,这就是杂念,是心灵的污尘。当心灵的尘垢越积越厚时,人就离安详越来越远。
寻找安详是不是就是寻找快乐呢?不完全是。快乐既有外在的(如获奖),也有内在的(如精神愉悦);既可以显示与外(如哈哈大笑),也可以隐藏于内(如偷笑)。无论是哪一种快乐都是外物作用于内心的一种反射,而安详的最高境界是不受外物控制的一种荣辱不惊的忘我境界。所以强盗把刀架在七里禅师面前时,禅师依然安然无事。婆罗门把痰吐在佛陀脸上时,佛陀依然很平静。甘地被英国人抓进监狱时,他没有改变快乐;英国人把他放出来时,他也没怎么高兴。只是这种境界的安详一般人恐怕很难修得,那就先从低层次开始修炼吧。
怎样修炼呢?首先要具备“三心”:“感恩心、敬畏心、慈悲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给过你帮助的人,感恩养育你的粮食,感恩自然、阳光、空气、水等等。因为他们的无私,才有了你的今天。敬畏天,敬畏地,敬畏人,敬畏物,敬畏所有的生命......因为它们的博大,才有了你的生存;因为敬畏,才有珍爱。对于动物,对于弱者你来啦》这一阶段的最后一次录制,对于不幸等,慈悲心不仅是对他们施以关怀,更是自己行善积德后的精神满足。这三心的原点就是“爱”,慈航普济,甘露广施,从“爱”出发,驶向“安详”!
如果你的心灵已有尘垢,如何清洗呢?就用“水性的文字,洁净的文字,善的文字。”因为阅读这样的文字,能让你“回到当下”,回到童年,回到最初的生命状态。像婴孩一样,吃饱喝足躺在母亲的怀里就是莫大的幸福,至于房子是否漂亮,外面是否下雨等,全然与他无关。而先哲的思想,大地的怀抱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共同的家园。官位、钱财、佳人等我们可能求之不得,而圣贤之道和美丽的自然却不会抛弃钟爱她的任何人。她们才是永恒的知己。
也许,你会说:“我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了,既没有好工作,也没有钱财,甚至我也不爱看书,而且每天还都有很多烦恼的事,那怎么才能达到‘安详’呢?”
没关系,至少有三条路可以帮助你。
第一,先把心灵的包袱放下。而要放下“包袱”,先要认清自己。也就是说,在你身上,有一部分是“真”,有一部分是“假”,你先把“假”的看破,把“假”的丢掉。而什么是“假”?和你的现实相距太远的理想就是“假”。“心理学家说人的痛苦都来自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其实说得更准确些,是来自物质企图和现实的矛盾,来自想住华屋而不得,想食美味而不得,想求佳人而不得。”求之不得就会徒增烦恼,那么,把这些所求都去掉,留下那个最真的你,身心不就轻松了吗?
第二,努力做好最简单的事。作为平凡人,让我唱歌,我没有那么好的嗓子;让我画画,我没有那个天赋;让我演戏,我没有那个才能。我只是普通的护士,普通的老师,普通的清洁工......但既然我是护士,我就努力把病人照顾好,不要打针时让病人忍受第二次疼痛。既然我是老师,我就尽力把学生教好。也许有的学生到最后也没有教好,但我在他身上下的功夫远远超过了其他学生。他没学好,不是我的错。我可以问心无愧了。如果我是清洁工,我可以边哼着小曲边扫地,地扫干净了,行人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没有好工作,我一样可以享受工作的快乐。即使是在家里,也竭力把家经营好,把地扫干净,把物品摆放好......哪怕是吃饭这样的小事,也要认真对待:不奢侈,不浪费,吃完后收拾干净……在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的过程中,我也在享受生命给予的每一寸光阴。
第三,多做好事。“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有人说,雷锋跑到国外去了。难道我们中国真的没有雷锋了吗?我认为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成雷锋。其实日常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好事。比如,有一次停水,我看到同楼的一个老年人在压水井旁压水,就过去帮他压,压满后又帮他提回了家。他感激,我也高兴。每天去学校,我都是七点半之前赶到,走到后先烧壶水。晚来的老师喝水方便了,但很多老师并不知道是我烧的。不过,我烧水也不是为了让他们感激,烧水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且自己喝时也随便,利己又利他,自己心里满足就行了。诸如邻里、同事、亲人之间相互帮助的事就更是不胜枚举了。那么,当你做了好事之后,你既方便了他人,又快乐了自己,可乐而不为呢而采用了百度、淘宝等证明了的互联商业模式:竞价排名。不需要推广的中介可以不付钱?
如果我们真的放弃了名利,怀着爱心去奉献,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享受着一点一滴的圆满......如果再聆听一下古圣先哲的教诲,让他们打开我们捆缚的双脚,回到我们的快乐老家,那么,我们真的就可以享受“安详”了。
二、要八戒更须悟空——读《悟在当下》
《悟在当下》编者释演悟,现主持修建山东枣庄市薛城区嗮经山法云寺。
这部书主要是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就是珍惜现在拥有的快乐,戒除“贪、嗔、痴”等,而快乐的要义就是“知足常乐”,也就是过简单的生活等。当然,书中内容之多不能一一述说,好多内容不少人也都讲过。这儿就不再重复。
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的一幅对联;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处世上,要八戒更须悟空。”
这幅对联构思巧妙,不仅嵌入了名著中的人物,其中意义更是耐人寻味。我认为上联中的“笼”,就是自性妄执,是贪欲,烦恼等。它们就像笼子,关住了人的心灵,人也就不能自由飞翔了。下联更是意境深远。八戒佛教全称“八关斋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视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即使把这些都做到了,如果达不到“悟空”的境界,仍然差得太远。“空”在佛教里并不是与“有”相对的空无一物,而是“缘起性空”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等,都是因缘聚合而成,它们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有”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无”。如果把一切都看做无常,就不会执着于事物的表象,而是用平常的心去看待,生命也会因为心灵的觉悟而美丽。
举例来说,人常常执着于爱情,把爱情看得无限美好。其实,即使他爱你,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关心你,长久的爱更是难以做到。如果你祈求永远,祈求无时无刻的关爱,就会陷入无限地痛苦之中。哪怕是终生不离不弃的爱,也很难做到长久和无时无刻。思想的游离,意念的淫欲,观点的对立,家庭的矛盾等常会让爱变得脆弱。所以,有时候,给爱一个空间,不要求太多,不给对方压力,反而能让爱变得更牢固。
人常常幻想知己,其实知己更不可遇,现实中没有,上更是虚幻。不要指望拥有朋友,朋友自有她的人生,任何人也不是你心灵的解药。人的本性就是孤独,人必须学会自己享受孤独,让孤独成为快乐。像太阳,茫茫宇宙,独来独往,但光和热不仅温暖了自己,也普照了万事万物。像月亮,群星虽灿烂,牵手太遥远,但自身的美不仅让众星环绕,而且给了诗人无限的灵感。只有你的内心足够强大了,你才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
至于钱财、地位、美色、名誉等,都如同昙花一现,没有一样是可以长久的。人常常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追求外在的事物,必然陷入无穷的烦恼。
那么,人是否可以什么都不追求呢?其实,人生的意义在于在欲望与心灵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至于怎么找,就看你的因缘了。
三、禅师的教育智慧 ——读《禅宗的故事》有感
读《禅宗的故事》,你会感到,禅师教育人时不是讲大道理,而是怀着慈爱的心用行动、语言、故事等进行点化。因为点化得当,被教育者遂能顿悟,这种方式,真有“点石成金”之效。
良宽禅师听说外甥不务正业,便回到家里。但他什么道理也没对外甥讲,只是临走前说自己老了,两手发抖,让外甥为他系上鞋带。然后说:“年纪大了,就一天衰老一天……你还年轻,要好好保重自己,青春不是挥霍不尽的……”他并没有责怪外甥,但外甥从此以后却变好了。
禅师的智慧就在于让外甥明白:等你老了之后,像系鞋带这样的小事也要别人代劳。那么,年轻的时候,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就应该好好地做些事情,不要等老了再去后悔。
禅师为什么没有措辞严厉地去批评外甥呢?其实我们也知道,人大都难以接受批评,甚至你批评得越厉害,他的逆反心理就越强。但同时人也有向善的一面,如果他能认识到错误,也会及时改正。
那么,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是否该少些指责、呵斥,多些鼓励、帮助呢?
仙崖禅师有个弟子夜里经常翻墙到外面去玩。禅师发现后,悄悄地把他攀爬的椅子挪开,然后站在放椅子的地方静静地等候弟子归来。许久,弟子回来了。他从墙上翻下时一脚踩中禅师的脑袋。弟子顿时大惊失色,羞愧难当。然而,禅师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早晨天气冷,小心着谅”就离开了。这位弟子悔恨不已,从此刻苦读书,再也不出去玩了。
对于贪玩的弟子,禅师没有大谈学习的道理;对踩中师父的行为,禅师没有责怪……而他淡淡说出的却是对弟子的关心。让弟子感动的,也是禅师的宽容和慈爱。
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有时候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爱。这也许是我们的批评过于严厉,也许我们还没有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怀海禅师年龄很大了,仍然坚持干脏活累活。弟子们看不下去,有个僧人就将他的劳动工具藏了起来。开工时,怀海禅师找不到工具,只好休息。吃饭时,怀海禅师拒绝用餐,理由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最后只好把工具还给了他。
怀海禅师用自己的行动表明:僧人也应该从事劳动。禅师更要以身作则。
老师也常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但老师是否身体力行了呢?我们常常看到有很多本该老师干的活却让学生代劳。也常看到劳动时学生干得热火朝天,老师却在一边看着……我想起贾志敏老师尽管已过古稀,然而他讲完课后却自己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和贾老相比,真让我们感到汗颜。
一禅师整理花草,一信徒在旁观看。信徒看到禅师给即将枯败的花草浇水感到不解,于是就问其中缘故。禅师说:“这些枝叶看似将要死去,其实只要照顾得当,适量浇水施肥,假以时日,一样也能开出花来。人性本善,学坏的人也不是不可救药,只要多加爱护,就能使他重归正途。”
想想禅师的话,我感到惭愧。因为有很多学生被认为是无可救药,从而遭到放弃。我们老师是否该懂得这样的道理:越是好学生越是不需要太多照顾的学生,而我们认为不好的学生恰恰需要我们像管理花草那样悉心关爱。也许我们早已懂得了这个道理,只是一看到那样的学生,我们又放弃了。
作为老师的我,还存在着种种不足。禅师的智慧也许能给我一点启发,让我在育人上也能少走一些弯路。
共 429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1、寻找安详——读《寻找安详》有感:安详是无上的幸福,也是无上的尊严。如果一个人向外寻找幸福,生生世世也找不到幸福。做个本真的人,用朴素的心,过最坦然的生活,健康的生活,简单的生活,相信你的幸福就会多一点,因为有一种幸福叫安详。2、要八戒更须悟空——读《悟在当下》:内心是深藏于躯体里无法一眼看穿的什物,想什么,不想什么,实在是个人的独有秘密。故有相识满天下,知心无一人之说,难懂的心,猜不透的心,敏涩难懂的心啊,看穿,好难。贾平凹写过这样一句话:幸福来了是自己的,痛苦来了也是自己的,感觉实实在在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什么不会变?什么不会变?以为不会变,依然会变!因为会变所以我们寂寞,因为会变所以我们寂寞难懂。 、禅师的教育智慧 ——读《禅宗的故事》有感:只有国家不再把教育仅仅当做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培养“人力资源”的工具,只有当教育者不再把教育之外的目标如升学率当做教育的目的,只有学生和家长不再把教育当做晋升和谋求职业的途径是,教育才有望恢复其本真。问好作者!推荐欣赏!【:平凡的世界】
1楼文友: 1 :0 :12 无论是哪一种快乐都是外物作用于内心的一种反射,而安详的最高境界是不受外物控制的一种荣辱不惊的忘我境界。
2楼文友: 1 :0 :59 不要指望拥有朋友,朋友自有她的人生,任何人也不是你心灵的解药。人的本性就是孤独,人必须学会自己享受孤独,让孤独成为快乐。
楼文友: 1 :06:05 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有时候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爱。这也许是我们的批评过于严厉,也许我们还没有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4楼文友: 10:54: 0 因为有很多学生被认为是无可救药,从而遭到放弃。我们老师是否该懂得这样的道理:越是好学生越是不需要太多照顾的学生,而我们认为不好的学生恰恰需要我们像管理花草那样悉心关爱。欣赏。问好!
5楼文友: 14:12: 7 赏析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感受和欣赏角度,于原作者,是知心,于读者,是交流。来读好文,一番回味和感思,受益而去。问好文友!
深圳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宝宝感冒流鼻涕莱芜白斑疯医院-
小时候上新东方的课,小时候了买新东方的货
嗨,这里面是财智所学院!专注大型企业管理专业培训18年。九江唯一近十年...
2023-09-19
-
HKC高端MiniLED新品将要上市,4K+144HZ还有90W一线通
HKC显示器隶属于惠科显示终端乒乓,惠科在屏显新科技及趋势新产品研制出上...
2023-09-18
-
真视通三名股东似合计减持不超6.96%股份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5月20日下午,真视通(002771)曝光公告称,美国...
2023-09-16
-
大股东所亦然部分股份将被司法拍卖 未名医药或易主
各大医药(002581)5月末20日晚间日前,该公司第一控股沈阳清华大学各大生物工...
2023-09-14
-
沈阳河西区、和平区恢复有关公共场所运营活动
为方便红桥区村民北京市民生活,其他部门登革热预防和城乡发展,确保实现...
2023-09-12
-
高考答题卡的“传奇字体”火了,阅卷导师:真想给满分,视觉盛宴
章节 虽话说那时候西南方高考过去10天了,但是这个最终光阴的入学仍然没有...
2023-09-11